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择夫教子 > 三二九全家赴京

三二九全家赴京(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对于这一点,顾尚深深地了解,二话不说,便将那些东西接手了过去,当然也引起了蜀地的李家族人的不满,按他们的意思,李家的祖传的东西,怎能落在外姓手中?

于是蜀地的李氏族人派了人来找杜萱娘与顾尚理论,说如果杜萱娘确实缺钱,他们愿意拿银子将那些祖产买过来,但是不能姓顾。

顾尚父母当年的死亡也与李氏族人的内讧脱不了干系,所以顾尚对李家除了他母亲与四舅舅之外的任何人都没什么好感。顾尚找了个理由将那些人狠狠地整治了一番,这才让那些还想打李进主意的李氏族人消停下来。

沈玲珑当然也带了儿子女儿及她的那些嫁妆随顾尚去了益州任上,将手中的生意鼓捣得有声有色,倒让杜萱娘感叹欣慰了一番“从前我和你们的四舅舅都以为是看走了眼,给你们二哥哥娶了个只知道抹眼泪的娇贵小姐回来,没想到她的那些本事与手段倒是深藏不露,让我又少了一桩心事。”

这回杜萱娘之所以答应已经成了太子妃的孙金铃的三番几次的邀请,也是想将两个孝顺的儿媳顺道送去儿子们身边。这三年来,杜萱娘之所以能顺利地从李进死亡的巨大打击中站起来,颜彦与季琳儿两个功不可没,在那凄惨的头一二年,杜萱娘几乎什么事也做不了,杜家那一大摊子事情便全部落到了当时什么都不懂的两个年轻媳妇头上,难得的是二人齐心协力地让这个家没有停摆,也磨练出了不少的本事。

午餐分了两桌,几个小孩子由乳娘看着坐了矮小的几子,自己动手吃饭,杜萱娘,雪竹,苟春huā,颜彦,季琳儿,李冰冰,崔念几个则围坐在一张大园桌旁。

“谏之那事如今可有信了?”杜萱娘问,王谏之刚考中进士,岳父季广琛便来信将他召了去,允诺要将他安排进尚书省,唐朝的尚书省可是权力中心,一般人是进不去,杜萱娘当然乐见其成,当即让人送了一万两纹银的打点银子到季府。

“还没听到准信,银子倒是huā出去不少。”季琳儿的长女已经两岁,肚子里正怀着第二胎,如今管理着王家偌大的产业,已经隐隐有了当家主母的架势。

“我们下个月就要进京,家里的事安排得怎么样了?”杜萱娘又问颜彦。

“已经大致选定了要带去的人,马车新订制了五辆,旧马车也叫人修理加固了,只是要带些什么东西去京城还请母亲示下。”颜彦放下筷子说道。

张义守边,没个十年八年难以回京,颜彦虽不能长期随军,但是每年去与张义相聚一段时间,或者张义回家探亲还是可以的,所以杜萱娘建议颜彦带着孩子去京城落云巷长住,因为京城居南陵只有一天路程,最要紧的是颜放一家也早就搬去了京城,有了颜放的照应,杜萱娘一万个放心。

颜彦最先是因为杜萱娘而无法离开,最后却是放不下家中的铺子与生意,杜萱娘便对她说:“这些铺子哪用你看着?这些掌柜都是用熟的,难道你还怕他们卷了铺子里的银子跑了?每年有多少收益帐上都记着,你只管给掌柜们定个规矩,每年必须交多少银子,亏了的他们贴,多出的他们自己香,然后每年派人回来查一帐目便是。再者说,还有母亲帮你盯着,保证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颜彦这才豁然开悟“难怪父亲常说我改不了小家子气!就算家里每年少得一些银子,可我自己也省了事,也省了心,又能与夫君团聚,这是多少银子都换不来的,彦儿谢谢母亲提醒。”(未完待续。

“你们几个是要在京城的幽州长住的,要带什么东西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和卓儿敏儿的东西不多,一辆马车就够了,对了,干辣椒,药材之类土产的多备些,我们这些乡下东西没准到了京城还是稀罕物呢。”

张义,顾尚,呼儿韩因三年前平叛有功,呼儿韩封了从四品的明威将军,与获罪前的品位一样,张义则因为郭子仪卦了辅国大将军,他们这些部下水涨船高,封了从三品的归德将军,目前镇守南陵。

顾尚是明经出身,骨子里到底还是文人,便向圣上求了恩典,直接外放到益州,继承父志做了益州刺史,其中当然也有担心‘鸟兽尽,良弓藏’的意思,不如自己知趣点,远离权力漩涡。

于是杜萱娘又将顾尚一家子分了出去,因为李进将顾尚与顾青橙当自己的孩子,他虽然没有留下遗言说他的那些财产如何分配,但是杜萱娘还是将李进在蜀地的所有产业都给了顾尚,因蜀地是李家的发源地,所以李进个人名下的田产,铺子有一大半都在蜀地,剩下果州及其他地方的一小半田庄与生意,还有椅子山上半个山洞的金子,就留下给张义,李冰冰,崔念,李卓,李敏三个。

为此陆掌柜很是不满,认为蜀地是李家的根据地,蜀地的东西应该传给李进唯一的儿子李卓才对,但是杜萱娘想的却是不让李卓与李家再有任何牵扯,李进为了李家半生奔波劳碌,却得不到半个好字,杜萱娘是绝对不会再让李卓重走他父亲的老路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